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论《学记》教育知识的隐喻表征<sup>*</sup>(3)

来源:梧州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18 17:49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三)以学论教:《学记》教育思想的逻辑结构 以孔颖达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学者通过归纳和总结各段大意的论证方式,来分析《学记》章句教育思想的内在逻

(三)以学论教:《学记》教育思想的逻辑结构

以孔颖达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学者通过归纳和总结各段大意的论证方式,来分析《学记》章句教育思想的内在逻辑结构。古代学者对于《学记》教育思想逻辑结构的分析,主要体现在孔颖达的《礼记正义》和王夫之的《礼记章句》之中。孔颖达在《礼记正义》之中将《学记》全文分为十九段,各段落之间的划分和所包含的教育思想为:“发虑”至“学乎”(学之为重)、“玉不”至“谓乎”(学之为美)、“虽有”至“谓乎”(教学相益)、“古之”至“谓乎”(国家立庠序上下之殊并明入学年龄之差)、“大学”至“谓乎”(教学大理)、“大学”至“谓乎”(教学之道)、“今之”至“由乎”(教者违法学者所以不成)、“大学”至“由兴也”(教之得理则教兴也)、“发然”至“废也”(学之不依理教之废耳)、“君子”至“喻矣”(君子教人方便善诱之事)、“学者”至“者也”(教者识学者之心而救其失)、“善歌”至“志矣”(教者若善则能使学者继其志于其师)、“君子”至“谓乎”(为师法)、“凡学”至“师也”(尊师)、“善学”至“道也”(善学及善问并善答不善答之事)、“记问”至“舍之可也”(教者不可为记问之学)、“良冶”至“于学”(学者数见数习其学则善)、“古之”至“不亲”(弟子当亲师之事)、“君子”至“务本”(学为众事之本)。以“学之为重”为开端至“学为众事之本”为旨圭,《学记》教育思想的逻辑结构就是以“学”为中心而展开的学教活动。王夫之在《礼记章句》之中对《学记》各段落教育思想逻辑结构的概括更加凝炼,他把《学记》全文分为十六章③,在此基础之上又从三个部分对其教育思想的逻辑结构进行概括和提升:第一章为第一部分,主要“言人君建学之旨”;第二章至第十章为第二部分,主要“言为师之道,教者之事也”;第十一章至第十六章为第三部分,主要“言亲师为学之道,学者之事也”。故此,在王夫之看来《学记》教育思想的逻辑结构为:建学之旨—为师之道—为学之道,为师之道即教,为学之道即学,教和学就构成了《学记》教育思想内容的全部。因此,无论是孔颖达《礼记正义》中的“学之为重”至“学为众事之本”,还是王夫之《礼记章句》中的“建学之旨”至“为学之道”,都体现了“以学为中心”的中国古代教育话语体系及“以学论教”的《学记》教育思想的逻辑结构。

二、隐喻:《学记》教育思想的思维风格

“君子之教,喻也”,隐喻是《学记》文本表达其教育思想的重要言说方式和思维风格,“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博喻为师,为师能学为长为君之道。众所周知,在古代教育知识还没有实现专门化的时代,古代学者对于教育的言说,特别是对于古代教育活动的言说,更大程度上是基于言说者主体自身的体验而形成的。这种基于言说者体验的隐喻式的教育言说,就是以熟悉喻不熟悉、以简单喻抽象的思维方式来展开的,就是通过“始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并得以确证的。《学记》之中隐喻式的教育言说,包括对学与道、学与教、善教与继志、问与答等教育范畴的论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学与道)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学与教)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善教与继志)

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问与答)

以“玉、器”等为代表的熟悉的具体事物和以“人、道”等为代表的不熟悉的抽象事物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性,是实现始源域和目的域二者相互转换的前提条件;认识主体在理解和判断的基础之上不断突出和强化始源域和目的域二者之间的相似性,并通过体验和反思达到对目的域的认知,是实现跨越始源域具体事物并进而掌握目的域抽象事物的关键所在。如图1所示。

图1隐喻中的始源域和目的域之间的相互关系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隐喻同样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言说方式和思维风格,“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诗化文化,是充满‘喻’、‘象’的文化,其最直接的表现就是中国语言文字及其表征方式上的隐喻特征,以及隐喻的广泛应用”[3]。先秦时期,“妙喻取譬”修辞形式中的“譬”就是隐喻,就是通过两种事物之间在某一方面的相似性,来实现对新事物认知的思维方式。以孔子为代表的古代学者,都十分重视隐喻这种触类旁通式的思维方式,“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论语·雍也》),“辟也者,举也物而以明之也”(《墨子·小取》),“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荀子·非相篇》),“寓言十九,重言十七”“寓言十九,藉外论之”(《庄子·寓言》),“已知大略而不知譬喻,则无以推明事”(《淮南子·要略》)。同样,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先哲,在论述教育问题时都善于以最切近的事物作譬喻:

文章来源:《梧州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wzxyxb.cn/qikandaodu/2020/0818/403.html



上一篇:“家长大课堂”要办到家长心坎上
下一篇:美国早期教育学课程与师范学校的历史宿命及启

梧州学院学报投稿 | 梧州学院学报编辑部| 梧州学院学报版面费 | 梧州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梧州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梧州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