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中国慕课处于探索期课程会逐渐分化为两种类型

来源:梧州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24 17:4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慕课强调名校名师名课,借助互联网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内容和粘性较强的学习体验。当前这些特点依然存在,慕课依然是在大范围内高质量传播高等教育知识的最佳途径,它的替代品尚

慕课强调名校名师名课,借助互联网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内容和粘性较强的学习体验。当前这些特点依然存在,慕课依然是在大范围内高质量传播高等教育知识的最佳途径,它的替代品尚未出现。但是慕课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它还在探索期,未来其形态可能发生较大转变。我个人认为,当前慕课在中国表现出如下5个突出特点和近期发展前景。

1.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近期内会得到较大发展。

中国政府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包括慕课和SPOC)作为“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方面的重点工作,与“十一五”期间的精品课程和“十二五”期间的精品开放课程衔接,会促进慕课在中国的发展。

中国政府在慕课发展方面具有双重愿景:利用互联网促进教育公平;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质量。这一点使得中国慕课发展与美英等国有显著差异。

2.慕课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

首先是慕课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慕课是否视为职务作品?是否适用《著作权法》?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网络传播权如何在教师、高校和平台间界定?这些问题不早日明确,就是在为慕课未来发展埋雷。

其次是平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政府背书,因此各个慕课平台的免费资源会持续增加。但平台的发展必然需要其能够自身造血。目前已经出现收入的形式包括证书收费、部分内容收费、系列课程(迷你学位)收费、学分收费、学位收费、企业培训收费、SPOC平台(云服务)收费等。这些都是针对不同需求提供的增值服务,都有其合理性。但不同平台是否需要齐头并进,各自的市场立足点是什么?这一点尚不明晰。

3.出现社会学习者和校园学习者并驾齐驱的局面,课程会逐渐分化为专业性和学术性两种不同类型,可能出现专职慕课教师。

社会学习者和校园学习者这两类人群对慕课的需求是不一致的。社会学习者更侧重于专业性内容和训练,而高校学生则会对学术性内容更感兴趣。现有的慕课会逐渐向这两个方向过渡,很难二者兼顾。当前主要的慕课资源提供者是高校教师,在对社会学习者提供更精细化学习服务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可能出现专职慕课教师。他们有更丰富的专业性资源,能提供更细致的培训服务。

4.慕课的形式呈现出短平快和个性化的趋势。

为了进一步增强对社会学习者的粘性,课程在变短,开始出现直播慕课,平台则更强调移动端的推广和应用。除随堂模式外,开始出现自主模式等运行方式。学生根据某门课程的知识图谱,完全自定制慕课学习流程,或根据系列课程的知识图谱,完全自定制系列课程的学习流程,已成为关注热点。慕课的游戏化运行和慕课游戏一直是两个有前景的发展方向。

5.慕课近期无法挑战传统高校,但是已能够挑战传统的培养方案实施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未来这种挑战可能会加剧。

除知识传授外,大学还具备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等更高层级的属性,在交流和实践方面也有天然优势,当前的慕课在这些方面无法挑战高校。但是在不同学校已经开始出现完全(或部分)基于慕课学习的学位项目(当前主要以专业硕士项目为主),这就使得大学的形态会逐渐开始改变。

更为重要的是,在我国已经出现了很多利用(本校或他校提供的)慕课资源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的模式探索案例,包括完全慕课学习,慕课学习+落地化考试,慕课学习+(不同程度)翻转课堂教学等等。这些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尝试使得大学的教学模式开始改变,从知识在课堂内被正确地从教师传递给学生,过渡到课堂中更多关注学习成效、加强课堂交互或者提供学习灵活性。教师的角色也从单一来源的优质教育资源提供者,逐渐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伴随者和支持者转变。

在这个方面,出现了教育部、学校、院系和部分一线教师目标一致的局面,因此慕课引发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转变会加速。

纠结于慕课颠覆了什么,或者慕课本身是否被颠覆,其实没有太多必要。工具和手段都会消亡,但借助工具和手段所达成的目的——高质量地进行人才培养,会始终如一。

慕课强调名校名师名课,借助互联网提供高质量的学习内容和粘性较强的学习体验。当前这些特点依然存在,慕课依然是在大范围内高质量传播高等教育知识的最佳途径,它的替代品尚未出现。但是慕课发展中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它还在探索期,未来其形态可能发生较大转变。我个人认为,当前慕课在中国表现出如下5个突出特点和近期发展前景。1.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近期内会得到较大发展。中国政府将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包括慕课和SPOC)作为“十三五”期间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方面的重点工作,与“十一五”期间的精品课程和“十二五”期间的精品开放课程衔接,会促进慕课在中国的发展。中国政府在慕课发展方面具有双重愿景:利用互联网促进教育公平;利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提高教育质量。这一点使得中国慕课发展与美英等国有显著差异。2.慕课的一些深层次问题尚未得到妥善解决。首先是慕课的知识产权归属问题。慕课是否视为职务作品?是否适用《著作权法》?署名权、发表权、修改权、网络传播权如何在教师、高校和平台间界定?这些问题不早日明确,就是在为慕课未来发展埋雷。其次是平台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由于政府背书,因此各个慕课平台的免费资源会持续增加。但平台的发展必然需要其能够自身造血。目前已经出现收入的形式包括证书收费、部分内容收费、系列课程(迷你学位)收费、学分收费、学位收费、企业培训收费、SPOC平台(云服务)收费等。这些都是针对不同需求提供的增值服务,都有其合理性。但不同平台是否需要齐头并进,各自的市场立足点是什么?这一点尚不明晰。3.出现社会学习者和校园学习者并驾齐驱的局面,课程会逐渐分化为专业性和学术性两种不同类型,可能出现专职慕课教师。社会学习者和校园学习者这两类人群对慕课的需求是不一致的。社会学习者更侧重于专业性内容和训练,而高校学生则会对学术性内容更感兴趣。现有的慕课会逐渐向这两个方向过渡,很难二者兼顾。当前主要的慕课资源提供者是高校教师,在对社会学习者提供更精细化学习服务方面,心有余而力不足。因此可能出现专职慕课教师。他们有更丰富的专业性资源,能提供更细致的培训服务。4.慕课的形式呈现出短平快和个性化的趋势。为了进一步增强对社会学习者的粘性,课程在变短,开始出现直播慕课,平台则更强调移动端的推广和应用。除随堂模式外,开始出现自主模式等运行方式。学生根据某门课程的知识图谱,完全自定制慕课学习流程,或根据系列课程的知识图谱,完全自定制系列课程的学习流程,已成为关注热点。慕课的游戏化运行和慕课游戏一直是两个有前景的发展方向。5.慕课近期无法挑战传统高校,但是已能够挑战传统的培养方案实施模式和课程教学模式,未来这种挑战可能会加剧。除知识传授外,大学还具备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等更高层级的属性,在交流和实践方面也有天然优势,当前的慕课在这些方面无法挑战高校。但是在不同学校已经开始出现完全(或部分)基于慕课学习的学位项目(当前主要以专业硕士项目为主),这就使得大学的形态会逐渐开始改变。更为重要的是,在我国已经出现了很多利用(本校或他校提供的)慕课资源开展课程教学改革的模式探索案例,包括完全慕课学习,慕课学习+落地化考试,慕课学习+(不同程度)翻转课堂教学等等。这些教育教学和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尝试使得大学的教学模式开始改变,从知识在课堂内被正确地从教师传递给学生,过渡到课堂中更多关注学习成效、加强课堂交互或者提供学习灵活性。教师的角色也从单一来源的优质教育资源提供者,逐渐向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伴随者和支持者转变。在这个方面,出现了教育部、学校、院系和部分一线教师目标一致的局面,因此慕课引发的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转变会加速。纠结于慕课颠覆了什么,或者慕课本身是否被颠覆,其实没有太多必要。工具和手段都会消亡,但借助工具和手段所达成的目的——高质量地进行人才培养,会始终如一。

文章来源:《梧州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wzxyxb.cn/qikandaodu/2020/0824/418.html



上一篇:中国现代教育思想向教育知识创生的逻辑
下一篇:结构化实践指导:新教师教育知识的建构

梧州学院学报投稿 | 梧州学院学报编辑部| 梧州学院学报版面费 | 梧州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梧州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梧州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