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梧州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梧州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0-27 03:2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一 梧州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 (一) 梧州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乡土地理的开发意识强,但未受过专门培训 在所调查的教师范围中,93.88%的教师

一 梧州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 (一) 梧州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乡土地理的开发意识强,但未受过专门培训 在所调查的教师范围中,93.88%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关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培训,只有6.12%的教师参加过;有96.94%的教师认为展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培训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只有3.06%的教师认为一般重要或没必要;有42.86%的教师对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态度是“主动开发”,而“如果有必要,偶尔参与开发”和“不参与开发”分别为55.1%、2.04%。 由此可知大部分教师没有参加过开发利用方面的培训,乡土地理知识靠经验支撑,但教师有较强的培训意识和开发意识。教师对乡土地理开发的热情有助于教师积极投身到开发的教研教学活动中。乡土地理是辅助地理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在第一课堂中渗透乡土地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增强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如若对教师进行系统性的指导和政策性的支持,梧州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将会取得很大的进展。 2、教师主体意识不高 调查显示,有55.1%的教师认为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主体为高校地理专家和地理教研员,没有看到地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地理教师对地理课标和地理教材的熟悉度较高,可以根据教学经验来决定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具体知识点,针对性、目的性强。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更有利于乡土地理和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因此教师在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缺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 在调查中发现,80.61%的教师所在学校没有关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校本教材,而有开发过乡土地理校本教材的仅占11.22%。乡土地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可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地去学为主动地去创造。所以,校本教材的开发整合,应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发展特征的素材,尤其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这些资源客观存在于他们周围,具有生动、亲切的特点,教师应恰当控制难易程度,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学,使学生对这些乡土地理产生更形象、直观的了解。梧州市缺少乡土地理校本教材,导致教师在利用时没有系统性、整合性,更加削弱了梧州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 在对梧州市地理教师利用乡土地理课程时遇到的困难的调查中(如图1),课时不允许和得不到有效指导占了很大比重,分别是80.61%、77.55%。地理学科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被当成了可有可无的副科,其教育价值未得到社会及学校家长的广泛认同,地理教育地位仍然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学习地理的意识不高,课时量安排不足,必然会制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不仅会使地理教学质量受影响,更使得学生在思想上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与领悟逐渐淡化。 图1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情况 (二) 梧州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利用乡土地理资源意识强,但实施效果差 现在,中学教师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意识不断增强,大多数的教师对于梧州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抱着很高的期待,从现阶段的教学条件及教学实践来看,将乡土地理资源结合在教材的相关内容来进行教学是未来的趋势,乡土地理资源与课本的结合,丰富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目前乡土资源利用的困难主要在于课程资源开发不具体、缺乏有效指导和人力编制、领导不批准、学生无兴趣、课时不允许等等。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80.61%的教师选择了课时不允许。地理学科在中学阶段被作为副科,学科地位不如主科高,存在课时量不足、无法深入结合乡土教学问题,同时地理科学经常为别的学科让路,又使得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了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缺乏乡土地理课程教材或详细资源 调查发现,在梧州市的中学里,拥有乡土地理教材的屈指可数。教材本身也存在缺陷,教材内容浅薄、不全面,学生也失去阅读的兴致。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乡土地理的兴趣很高,他们希望通过乡土地理资源的学习让自己更深入了解家乡的发展与变化,加深有关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在面对当今环境变化的问题时,更有93.85%的学生认为结合乡土地理的教学深入了解本地的环境问题非常重要,因为保护环境就应该要从身边做起,深入了解家乡环境变化才能更好的保护家乡环境。 3、教师思想与时俱进,但教学方式滞后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88.78%教师平时在地理教学中结合乡土地理知识的主要目的是创设情境。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逐渐不满足于学习表象,更乐于探索问题背后的内涵,好的情境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产生求知的想法和冲动,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情境”。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现代教学技术不仅仅只有课堂上老师的讲解,部分教师通过网络资料、微课视频等新型教学方式让学生高效率的了解、学习地理课程。但大多数教师只是选择课堂上口头的讲解方式,缺少现代技术融入课堂,形成单调循环的沉闷课堂,让学生兴趣泛泛,没有学习下去的欲望。 4、缺少野外实践调查活动,没有建立和利用乡土野外实践基地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86.92%的学生希望能在实践中学习,在中学阶段,学生具有好动、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乐于探索新问题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且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因此,学校应该多开展野外实践活动,并建立野外实践教学基地,这样有助于学生运动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和解决地理问题,使得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增强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有助于地理课程的学习与理解。 二 梧州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与策略 (一) 梧州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1、合理开发社会地理课程资源 课程的发展依托于社会的发展,丰富的社会资源可以促进地理教学的开发,在进行梧州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时,应使校内地理资源和社会性教育资源有机结合,提高利用价值,合理利用少年宫、博物馆、校外图书馆等社会资源,这些都是自然生态和人文地理事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的对学生进行地理科学教育,使之融入到地理教学实践中,丰富地理教学,并成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成长的阶梯。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梧州市博物馆,梧州丰富的文物反映了梧州市悠久的历史和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和人物活动,具有重要的课程开发价值。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寻求多种支持,使地理教学可以突破课堂,与社会紧密结合;要创设条件组织学生走近自然,参与社会实际,开展参观、调查、考察等活动;也可邀请有关人士到学校进行演讲和座谈;有条件的地区可创建地理实践基地,更加系统的传授乡土地理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教育。 2、编写多元化教材,层次分明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说明了地理课程的设计要求课程谋求乡土性、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的和谐统一。 乡土地理教材编写应基于区域地理,这是编写的根本,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包含了地理位置、河流、水文特征、工农业区位、交通、地形地貌等,具有区域空间性,主要突出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为主的地理优势,利用多元化手段编写教材,不只局限于纸质材料,更多的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信息时代的优势,形成教材知识的共享与更新,让教材不再具有滞后性与独立性。 3、制定合理的开发目标和计划 新课标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可帮助学生认识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制定合理的开发目标,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实施人员制定系统性、完备性的方案,使各要素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统一行动,避免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盲目、参差不齐的现象。在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成立乡土资源开发团队,并且由地理教师、地理专家、教育行政人员和学生代表构成,各司其责,因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复杂、庞大、有一定持久性的过程,需要集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与智慧;第二:注意开发目标的合理性、可行性和计划的阶段性、层次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心理差异,因此要注意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开发目标不同,开发目标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乡土课程资源自身的发展特点又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二) 梧州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的策略 1、转变教学方式,渗透乡土地理 在面对课时不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转变一下思路和方法,乡土地理课程的教学不单单只能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更多的是可以融入到地理教学的课堂之中,并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信息时代的优势,形成教材知识的共享与更新,让课堂跟上时代、跟上生活。 就拿当下最热门的微课来说:一个好的微课若放在课堂前的5分钟,能够充分的吸收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听课质量与效率;若是放在课堂末尾,也能够简洁明了的总结一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对课堂的思考和总结,更是对传统课堂学习的一个补充与拓展;若是在课后学习,不仅能延伸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不受时间、地点的多重限制,利用空闲的时间来增长见识、开拓眼界。 对于教师教学水平来说,微课可以很清晰的帮老师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效性的针对重难点,以及丰富课堂内容。所以中学地理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紧跟时代的潮流,加强乡土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才能最终实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增强学生生存能力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2、走进自然,开拓视野,了解家乡 老师应鼓励学生走出教室,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来开展社会调查、野外考察和参观访问等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关心自然、帮助自然。实践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天气变化、地貌形态、植被生长、河流发育等与地理课堂息息相关的事物,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农业、工业的生产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及其益处,,增强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培养他们对家乡的自信心与凝聚力,为梧州将来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三 结语 据问卷调查发现,有七成的同学是通过课堂老师的教学来学习梧州乡土地理知识的,93%的同学认为教师在教学农业区位、河流地貌、自然灾害等地理知识结合梧州六堡茶、西江流域、洪水和泥石流等具特色的乡土地理教学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梧州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还存在很多问题,而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研究开发梧州乡土地理资源的计划,没有得到教育部门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无法形成专业的团队;没有基础,无法进行更多的实地考查获取有用的资料,无法对梧州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的反馈以及国家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乡土地理资源应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希望有关部门可以予以重视,并制定开发乡土地理资源的计划,培养专业的开发团队,以教材或是网站的形式呈现。同时要重视教师利用乡土地理进行教学的培训,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涉及乡土地理时可以有效深入,而不是点到为止,让教师灵活的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运用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令广大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 一 梧州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问题 (一) 梧州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乡土地理的开发意识强,但未受过专门培训 在所调查的教师范围中,93.88%的教师没有参加过关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培训,只有6.12%的教师参加过;有96.94%的教师认为展开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培训非常重要或比较重要,只有3.06%的教师认为一般重要或没必要;有42.86%的教师对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态度是“主动开发”,而“如果有必要,偶尔参与开发”和“不参与开发”分别为55.1%、2.04%。 由此可知大部分教师没有参加过开发利用方面的培训,乡土地理知识靠经验支撑,但教师有较强的培训意识和开发意识。教师对乡土地理开发的热情有助于教师积极投身到开发的教研教学活动中。乡土地理是辅助地理教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在第一课堂中渗透乡土地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和增强学生爱家乡的情感,如若对教师进行系统性的指导和政策性的支持,梧州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将会取得很大的进展。 2、教师主体意识不高 调查显示,有55.1%的教师认为乡土地理课程开发的主体为高校地理专家和地理教研员,没有看到地理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重要地位。地理教师对地理课标和地理教材的熟悉度较高,可以根据教学经验来决定乡土地理资源的开发程度和具体知识点,针对性、目的性强。教师的教学经验和生活经验更有利于乡土地理和教材内容有机结合,因此教师在乡土地理课程的开发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缺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整合 在调查中发现,80.61%的教师所在学校没有关于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校本教材,而有开发过乡土地理校本教材的仅占11.22%。乡土地理能在一定程度上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可变苦学为乐学,变被动地去学为主动地去创造。所以,校本教材的开发整合,应选择联系学生实际、反映时代发展特征的素材,尤其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地理事物、地理现象和地理问题,这些资源客观存在于他们周围,具有生动、亲切的特点,教师应恰当控制难易程度,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学,使学生对这些乡土地理产生更形象、直观的了解。梧州市缺少乡土地理校本教材,导致教师在利用时没有系统性、整合性,更加削弱了梧州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应用。 在对梧州市地理教师利用乡土地理课程时遇到的困难的调查中(如图1),课时不允许和得不到有效指导占了很大比重,分别是80.61%、77.55%。地理学科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中,被当成了可有可无的副科,其教育价值未得到社会及学校家长的广泛认同,地理教育地位仍然得不到相应的重视。学习地理的意识不高,课时量安排不足,必然会制约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这不仅会使地理教学质量受影响,更使得学生在思想上对地理知识的掌握与领悟逐渐淡化。 图1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情况 (二) 梧州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利用乡土地理资源意识强,但实施效果差 现在,中学教师对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利用意识不断增强,大多数的教师对于梧州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都抱着很高的期待,从现阶段的教学条件及教学实践来看,将乡土地理资源结合在教材的相关内容来进行教学是未来的趋势,乡土地理资源与课本的结合,丰富课堂教学、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但是,目前乡土资源利用的困难主要在于课程资源开发不具体、缺乏有效指导和人力编制、领导不批准、学生无兴趣、课时不允许等等。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80.61%的教师选择了课时不允许。地理学科在中学阶段被作为副科,学科地位不如主科高,存在课时量不足、无法深入结合乡土教学问题,同时地理科学经常为别的学科让路,又使得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了一定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缺乏乡土地理课程教材或详细资源 调查发现,在梧州市的中学里,拥有乡土地理教材的屈指可数。教材本身也存在缺陷,教材内容浅薄、不全面,学生也失去阅读的兴致。但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对于乡土地理的兴趣很高,他们希望通过乡土地理资源的学习让自己更深入了解家乡的发展与变化,加深有关地理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在面对当今环境变化的问题时,更有93.85%的学生认为结合乡土地理的教学深入了解本地的环境问题非常重要,因为保护环境就应该要从身边做起,深入了解家乡环境变化才能更好的保护家乡环境。 3、教师思想与时俱进,但教学方式滞后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88.78%教师平时在地理教学中结合乡土地理知识的主要目的是创设情境。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逐渐不满足于学习表象,更乐于探索问题背后的内涵,好的情境能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产生求知的想法和冲动,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不自觉地进入“情境”。 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现代教学技术不仅仅只有课堂上老师的讲解,部分教师通过网络资料、微课视频等新型教学方式让学生高效率的了解、学习地理课程。但大多数教师只是选择课堂上口头的讲解方式,缺少现代技术融入课堂,形成单调循环的沉闷课堂,让学生兴趣泛泛,没有学习下去的欲望。 4、缺少野外实践调查活动,没有建立和利用乡土野外实践基地 在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有86.92%的学生希望能在实践中学习,在中学阶段,学生具有好动、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乐于探索新问题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且已经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因此,学校应该多开展野外实践活动,并建立野外实践教学基地,这样有助于学生运动地理知识分析地理现象和解决地理问题,使得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增强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动手能力,有助于地理课程的学习与理解。 二 梧州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途径与策略 (一) 梧州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途径 1、合理开发社会地理课程资源 课程的发展依托于社会的发展,丰富的社会资源可以促进地理教学的开发,在进行梧州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时,应使校内地理资源和社会性教育资源有机结合,提高利用价值,合理利用少年宫、博物馆、校外图书馆等社会资源,这些都是自然生态和人文地理事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可根据自身情况,有选择的对学生进行地理科学教育,使之融入到地理教学实践中,丰富地理教学,并成为学校教师和学生成长的阶梯。比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梧州市博物馆,梧州丰富的文物反映了梧州市悠久的历史和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和人物活动,具有重要的课程开发价值。 加强与社会各界的沟通与联系,寻求多种支持,使地理教学可以突破课堂,与社会紧密结合;要创设条件组织学生走近自然,参与社会实际,开展参观、调查、考察等活动;也可邀请有关人士到学校进行演讲和座谈;有条件的地区可创建地理实践基地,更加系统的传授乡土地理的知识,对学生进行热爱家乡、保护家乡的情感教育。 2、编写多元化教材,层次分明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是“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设计具有时代性和基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说明了地理课程的设计要求课程谋求乡土性、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的和谐统一。 乡土地理教材编写应基于区域地理,这是编写的根本,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包含了地理位置、河流、水文特征、工农业区位、交通、地形地貌等,具有区域空间性,主要突出以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为主的地理优势,利用多元化手段编写教材,不只局限于纸质材料,更多的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信息时代的优势,形成教材知识的共享与更新,让教材不再具有滞后性与独立性。 3、制定合理的开发目标和计划 新课标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可帮助学生认识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 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需要制定合理的开发目标,需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实施人员制定系统性、完备性的方案,使各要素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统一行动,避免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盲目、参差不齐的现象。在开发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过程中需注意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成立乡土资源开发团队,并且由地理教师、地理专家、教育行政人员和学生代表构成,各司其责,因为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是一个复杂、庞大、有一定持久性的过程,需要集合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与智慧;第二:注意开发目标的合理性、可行性和计划的阶段性、层次性,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心理差异,因此要注意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开发目标不同,开发目标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乡土课程资源自身的发展特点又呈现出一定的层次性。 (二) 梧州市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的策略 1、转变教学方式,渗透乡土地理 在面对课时不足的问题时,教师可以转变一下思路和方法,乡土地理课程的教学不单单只能作为独立的一门课程,更多的是可以融入到地理教学的课堂之中,并有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发挥信息时代的优势,形成教材知识的共享与更新,让课堂跟上时代、跟上生活。 就拿当下最热门的微课来说:一个好的微课若放在课堂前的5分钟,能够充分的吸收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增加学生的听课质量与效率;若是放在课堂末尾,也能够简洁明了的总结一节课的知识点,引导学生对课堂的思考和总结,更是对传统课堂学习的一个补充与拓展;若是在课后学习,不仅能延伸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更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不受时间、地点的多重限制,利用空闲的时间来增长见识、开拓眼界。 对于教师教学水平来说,微课可以很清晰的帮老师分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效性的针对重难点,以及丰富课堂内容。所以中学地理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紧跟时代的潮流,加强乡土地理知识的运用能力,才能最终实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增强学生生存能力的新课程改革目标。 2、走进自然,开拓视野,了解家乡 老师应鼓励学生走出教室,为学生提供相应的指导来开展社会调查、野外考察和参观访问等活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关心自然、帮助自然。实践中老师可以指导学生如何观察天气变化、地貌形态、植被生长、河流发育等与地理课堂息息相关的事物,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农业、工业的生产过程,帮助学生理解因地制宜的发展方式及其益处,,增强学生对自己家乡的了解,培养他们对家乡的自信心与凝聚力,为梧州将来的发展提供了思想基础。 三 结语 据问卷调查发现,有七成的同学是通过课堂老师的教学来学习梧州乡土地理知识的,93%的同学认为教师在教学农业区位、河流地貌、自然灾害等地理知识结合梧州六堡茶、西江流域、洪水和泥石流等具特色的乡土地理教学更容易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和增强自我防护意识。 梧州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还存在很多问题,而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研究开发梧州乡土地理资源的计划,没有得到教育部门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支持,无法形成专业的团队;没有基础,无法进行更多的实地考查获取有用的资料,无法对梧州乡土地理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根据我们的问卷调查的反馈以及国家的课程改革的要求,乡土地理资源应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希望有关部门可以予以重视,并制定开发乡土地理资源的计划,培养专业的开发团队,以教材或是网站的形式呈现。同时要重视教师利用乡土地理进行教学的培训,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涉及乡土地理时可以有效深入,而不是点到为止,让教师灵活的将乡土地理课程资源运用在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中,令广大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到乡土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

文章来源:《梧州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wzxyxb.cn/qikandaodu/2020/1027/463.html



上一篇:积德胜遗金,惟善以为宝
下一篇:论牵头职业院校在职教集团中的定位——基于对

梧州学院学报投稿 | 梧州学院学报编辑部| 梧州学院学报版面费 | 梧州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梧州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梧州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